首页 资料 > > 正文

天天微头条丨纸质文献的装潢形制包括哪些(纸质文献)


(相关资料图)

想必现在有很多小伙伴对于纸质文献方面的知识都比较想要了解,那么今天小好小编就为大家收集了一些关于纸质文献方面的知识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会喜欢哦。

[拼音]:zhizhi wenxian

[外文]:paper document

以纸张为载体,用书写或印刷等方式记录知识的文献。纸质文献最早出现在中国,4世纪以后逐渐在世界各地传播和应用。

纸是一种薄膜状的纤维制品。中国早在西汉时期,就有用絮绵丝制成的“絮纸”。1986年在甘肃天水放马滩一座文景时期(公元前 179~前 150)的汉墓中,出土了西汉初期的纸质地图残片,纸薄而软,纸面光滑平整,上有用细黑线条绘制的山脉、河流、道路等图形,这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纸质文献。1942年在内蒙古额济纳河岸汉代烽燧遗址,发现有东汉和帝永元年间(公元89~104)字迹清晰可认的纸质文献。1973 年在甘肃居延地区发现东汉时期写有隶字的纸质文献。东汉时蔡伦(?~121)总结前人的经验,扩大了造纸的原料,改良了造纸技术,制出了新型的纸,时称“蔡侯纸”。公元2世纪以后,纸逐渐在中国内地和西北地区广为使用。从西晋(265~419)时纸已取代了竹帛而成为主要的文献载体。清末在新疆库车发现的西晋元康六年(296)的佛经残页,是有年代可考的最古的纸写本文献之一。1964年在新疆吐鲁番县阿斯塔那的一座晋墓中发现的彩绘纸画是现存最早的纸画。

4世纪以后,中国造纸术陆续传播到国外。4世纪末传到朝鲜,6世纪传到日本,7世纪以后传入印度。8 世纪以后传往阿拉伯地区。10世纪以后传到埃及、摩洛哥。12世纪以后传到西班牙,13~16世纪传到法国、意大利、德国、英国、俄国、荷兰等国。17世纪以后传到美国。纸质文献逐步在世界上普及。

纸质文献按纸的种类大致可分为麻纸文献、皮纸文献、竹纸文献等。其中皮纸类文献包括用绵纸、开化榜纸、宣纸、绵连纸等写印的文献。中国魏晋南北朝时,一般用麻纸写书。隋唐五代主要用麻纸写、印图书,也用皮纸印书和写书。在敦煌写经和刻印的佛经多用麻纸及皮纸。宋元时期以皮纸和竹纸印书、写书为多,金代印书多用麻纸。明清时期印书多用竹纸,皮纸次之。明万历以前多用绵纸,万历以后盛行竹纸。清代印书用纸品种繁多,最好的是开化纸,其次是开化榜纸、绵连纸等。内府和武英殿、扬州诗局本多采用开化纸,如清雍正五年内府刊本《小字集注》为洁白开化纸。普通印本书以竹纸为多。晚清、民国时期印刷金石、考古、印谱、书画册等则多用宣纸。宋、元、明三代还常用公文纸背面及其他旧纸印书。

近现代以来,由于出现了印刷报刊用的新闻纸,印刷一般书籍用的凸版纸,印刷辞书用的字典纸,印刷画报、美术图片、精致书刊等彩色印刷品用的胶版纸,印刷精致的书刊封面插图、彩色画报、年历等用的铜版纸,印刷表格、帐簿和其他书写印品用的书写纸,以及用于打字印刷、复写报表和凭单的打字纸、拷贝纸,等等,纸质文献更加丰富多彩,虽然20世纪出现了多种非纸质载体的文献,但纸质文献因方便实用,仍将是人类交流和传播知识信息的主要形式。

纸质文献按记录知识的方式又可分为纸写本文献、印本文献、盲文出版物等。其中印本文献种类繁多,有雕版印刷文献、活字印刷文献、石印文献、机器排版文献、照相影印文献、计算机排印文献、立体印刷图片等。

关键词:

x 广告

临沂市举行首批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授牌仪式 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首夏犹清万物秀,芬芳四溢聚蒙山。为充分发挥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世界级金字招牌作用,全力服务激活蒙山旅游战略,大力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郑州新郑挂牌出让5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 起始价1.74亿元

5月20日,郑州新郑市公共资源中心披露,以挂牌方式出让5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据观点新媒体了解,新郑出(2022)11号(网)地块位于新区万福路

4.2万余名残疾人有了专属辅助器具

市残联辅助器具中心为我提供的这辆轮椅,可以躺可以坐,时间长也不太累。由于交通事故导致高位截瘫,张家口市桥东区重度肢体残疾人边海卧病

大庆航空救援支队张家口驻防队伍圆满完成任务

近日,在跨省驻防460余天,圆满完成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张家口赛区森林防灭火、应急救援等安保任务后,大庆航空救援支队张家口驻防

张家口宣化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全面提升登记服务工作效率

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半个小时就办完了,没想到这么方便。近日,在宣化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前来办理房屋抵押手续的市民孙淑苗高兴地对记者说

x 广告

Copyright   2015-2022 起点地质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2009963号-12   联系邮箱: 39 60 29 14 2@qq.com